首页 > 重点关注 > 正文
清乾隆甘谷书坛巨擘张浚
时间:2017-11-21 11:50:18    来源:天水日报    作者:张梓林
  清代,甘谷秀才、举人、进士乃至翰林层出不穷,“文风之盛,甲于陇右”(巩介亭语)。跻身科举,不但要诗文兼优,更要看翰墨功底,因而甘谷善书者不乏其人。然善书者不尽能诗能文,能诗能文者不尽德性淳美,德性淳美者位列乡贤更是寥若晨星。而在此基础之上真正能达到淡泊宁静、心性超脱者更是凤毛麟角。纵观清代甘谷学人概况,现介绍名噪陇右的甘谷书坛巨擘张浚,以飨诸君。
  张浚(1710—1782),字心川,号苍崖。乾隆拔贡。甘谷城内西街水门巷人。幼即工书,丰神峻整,十岁能诗文,受业于巩介亭学士,甚器其材,嫁长孙女于其长子太学生张振鷟。因品学兼优故被选为拔贡(拔贡12年选拔一次,至为难得)。平生仰慕晋陶潜、宋林逋之为人,绝意仕进,切力于诗、古文辞,“间作擘窠大字,雄丽峻拔,笔力绝伦,人珍视之。”(见《甘谷县志稿》)翰墨而外,时寄兴于花竹诗酒之间,潇洒豪迈。其书法精摹晋、魏、唐、宋名贤真迹,能得其神韵。诗作淡古雄浑而又杼轴性灵。文有桐城派之风。乾隆三十一年伏羌知县殷兆燕领修伏羌城垣,四门石额题字,东曰阳和,西曰挹爽,南曰阜财,北曰迎恩,榜书大字便是心川所书。伏羌城内报恩寺观音阁六角亭“普陀灵岩”大匾亦为心川所书。报恩寺观音阁比邑内文庙大成殿还要大一间多,上面悬有“心田福地”巨匾,白底黑字,雄健纵横,极为壮观,亦为心川墨迹。伏羌城内关帝庙也有心川题书。与王了望、黄虞再、潘钦岳、杨芳灿、李则广并列同尊。(见《甘谷县志稿》)心川题书遍布各处,但因同治兵燹,甘谷名山大川、庙宇宫观只存有清末光绪以来的作品,而康乾、嘉道时期的珍品皆被毁灭。令人惊叹的是,在经历岁月冲刷后,甘谷城内巩家大院大门之上尚幸存一额“耕读第”匾,乃心川手迹,其落款为苍崖张浚,癸巳夏仲(乾隆三十八年,公元1773年)。笔力雄健,正气充盈。于沧桑之中精神尚在,至为珍贵。巩介亭学士称其“赋性灵敏,善书上文。”江南名士江苏江阴进士殷兆燕(与纪晓岚同榜且相交甚厚),乾隆二十九年任伏羌令,下车伊始,与先生早定盟心,谓其“清堪振俗,共钦林度(东汉郭林宗、黄叔度。郭林宗,海之明珠,鸟之凤凰。自汉元以来,未见其匹。黄叔度,时月不见生鄙吝,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汪汪如万顷之陂,澄之不清,扰之不浊,其器深广,难测量也。)之风,和可饮人,胥仰太邱之德。养清音于曲院翠竹千竿,揽生意于闲阶名花百种。时而霞笺自擘,挥翰如云。亦或麝墨未亁,橘词若锦。”(唐 王勃《秋日饯别序》:“研精麝墨,运思龙章。”唐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:“张旭三杯草圣传,脱帽露顶王公前,挥毫落纸如云烟。”)皆实录也。并赠诗曰:“潇洒云林六十秋(云林:隐居之所。唐王维《桃源行》:“当时只记入山深,青溪几度到云林。”金张斛《还家》诗:“云林无俗恣,相对可终老。”清陈大章《送胡卜子南归》诗:“白雉冈头荒圃在,未妨述作老云林。”),拥书拈酒傲公侯。才名久擅无双誉,品谐还居第一流。君为忘机甘失马,我缘涉险欲维舟(自注云:岁七月,予申告解组,君即于是月具呈,崖诗集》《苍崖文集》等。并先后参与编修《伏羌县志》(巩志)和《伏羌县志》(周志),其文思缜密可窥一斑,家中所悬“盛德深仁”“文风通行”大匾足见其德美才优。卒后入祀伏羌乡贤祠。《甘谷县志稿•乡贤》有传。
  察院门口“当亭古治坊”,乾隆年间知县周铣建,县府街之门面。北街孙家巷“姑媳三节坊”,乾隆时期为河南桐柏令安顺理嫡母孙氏、生母李氏、及其孺人王氏建。西街“孝行坊”,乾隆年间为庠生宋孔昭立。西五十铺“棠树荫浓坊”,乾隆二十八年为邑令邓必安立。据考以上牌坊榜书也是心川所书。
  清代甘谷书家虽众,但多难达到超脱之境,汲汲于富贵者心不在书、神难安于书,虽幸博科名,然终不能有所超脱,唯德行兼备,寄身物外者能达到神韵飘扬之境。晚清,书家受大环境之影响,决然不能与盛世景况相比,要有闲淡、旷远之作也是牵强。康乾时期文化鼎盛,更有益于文人学者臻于艺术之佳境,造就出大气磅礴的书坛大手笔。



上一篇:甘谷大像山石窟局部危岩体加固工程主体完工
下一篇:痴念小人书
Copyright @  甘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
邮箱:ggxxxzx@126.com 联系电话:(0938)5622811
新闻中心 邮箱:ggxw110@163.com 联系电话:(0938)5625345
陇ICP备09003452号     技术支持:甘肃浡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甘公网安备 62052302000005号 网站标识码:6205230001
?赣?\虺殒